产品展示
PRODUCT DISPLAY
技术支持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支持 > AcroEdge Curea紫外固化传感器赋能高精度制造时代

AcroEdge Curea紫外固化传感器赋能高精度制造时代

  • 发布日期:2025-04-16      浏览次数:15
    • image.png
        引言:UV固化工艺的痛点与变革
       
        在消费电子微型化、汽车轻量化、医疗设备安全合规等产业升级的驱动下,传统UV固化工艺面临三大挑战:
       
        无法量化:依赖固定照射时间的“经验主义”,导致欠固化(粘接失效)或过固化(材料脆化);
       
        破坏性检测:抽样破坏测试造成高达5%的材料浪费(电子行业数据);
       
        工艺黑箱:多层材料/复杂结构下的固化状态不可见,良率提升遭遇瓶颈。
       
        AcroEdge Curea紫外固化传感器以非接触式实时量化监测技术,实现工艺过程的“全透明化”,成为突破行业的钥匙。
       
        核心价值:从“不可知”到“可控制”的范式转移
       
        1. 电子制造:微米级精度的守护者
       
        场景:智能手机屏幕贴合中,0.05mm胶线的固化均匀性直接决定跌落测试性能。
       
        方案:Curea实时输出硬度梯度曲线(分辨率±1%),联动机械臂动态调整UV照射路径,使边缘固化度差异从±15%降至±3%(某全球TOP3手机厂商实测数据)。
       
        延伸价值:在chip-on-film(COF)封装中,消除因固化收缩导致的翘曲变形,良率提升9.8%。
       
        2. 汽车制造:从“合格”到“0缺陷”的跨越
       
        车灯密封革命:穿透PC透镜监测胶层内部固化度,确保-40℃~120℃热循环测试中密封寿命延长3倍(对标大众TL-526标准)。
       
        动力总成创新:在电机磁钢粘接中,通过固化动力学模型预测最终剪切强度(R²>0.95),替代24小时熟化等待,产线节拍提升22%。
       
        3. 印刷包装:速度与质量的平衡
       
        行业痛点:UV油墨在PET膜上的固化深度不足会导致后工序卷曲(损失>€50k/批次)。
       
        Curea方案:在线监测表面/深层固化比例(算法),自动调节LED-UV波长配比,使固化效率提升40%的同时,能耗降低35%(欧洲某软包龙头案例)。
       
        技术壁垒:为什么只有Curea能实现?
       
        穿透技术:多光谱传感模块可穿透玻璃(≤8mm)、薄膜、甚至部分有色树脂(需定制近红外增强版);
       
        动态补偿:内置AI算法自动补偿UV灯老化、环境温度波动等干扰因素(稳定性CV<0.5%);
       
        工业4.0就绪:支持OPC UA协议,直接接入MES系统输出SPC控制图。
       
        客户证言:数据驱动的真实回报
       
        例1:最大TWS耳机制造商
       
        问题:耳机磁轭UV胶固化不均导致磁力差异(投诉率3.2%);
       
        方案:在10条产线部署Curea+机械臂闭环系统;
       
        结果:投诉率降至0.15%,年节省返修成本€2.7M。
       
        案例2:新能源电池Pack密封胶监测
       
        挑战:胶层厚度2mm+铝壳遮挡,传统传感器失效;
       
        突破:Curea穿透铝壳阳极氧化层,通过固化速率斜率预测气密性(与氦检漏仪相关性R=0.89);
       
        价值:实现100%在线全检,替代原抽检模式(每班次减少2小时停机)。
       
    联系方式
    • 电话

    • 传真

    在线交流
    Baidu
    map